参与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社会实践队的乡村能源社会实践项目,于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它如同一扇窗,让我窥见乡村能源世界的真实模样,也让我对乡村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2025年1月20日,我们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山东省烟台市的各个乡村。作为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我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每一步的丈量,都让我愈发靠近乡村能源的真相。
深入农户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农户们质朴而真实的话语,像一声声警钟,敲响在我心头。“液化气罐换气太频繁,价格还不稳定,心里总不踏实。”一位大妈无奈地诉说着。“太阳能路灯看着好,可光照不足时,晚上出门都得小心翼翼。”大爷的话语里满是担忧。而偏远山区的农户面临的困境更为严峻,生物质能源运输艰难,电力设备老化频繁跳闸。还有农户苦恼地说:“新型取暖设备太复杂,说明书根本看不懂,也没人能教。”这些话语,无不透露着农户们在能源使用上的无奈与困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乡村能源问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我们所做的调研,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承载着农户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农户的对话。杜嘉润 供图
在实践过程中,我看到了乡村能源消费结构的独特画卷。传统生物质能源如薪柴、秸秆,在部分乡村依旧占据着重要地位。山区的农户们用薪柴做饭、秸秆取暖,这不仅是因为传统能源获取成本低,更是长期生活习惯的延续。然而,时代的发展也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能源格局。随着乡村经济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现代能源开始在乡村崭露头角。在烟台市的部分乡村,电力普及率近乎100%,各种电器的普及让电力在生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攀升。靠近城镇、交通便利的乡村,液化气的使用较为普遍。而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等清洁能源设施,虽目前占比不大,但增长趋势明显,宛如星星之火,正蓄势成燎原之势。
图为农户房顶的光伏板。杜嘉润 供图
农户在能源选择上,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经济因素无疑是关键的一环。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们的能源消费方向。能源支出是家庭日常开销的重要部分,因此价格低廉的传统能源成为了不少低收入家庭的首选。这让我明白,改善乡村能源结构,不能忽视经济因素,必须找到让农户既能负担得起,又能满足需求的能源解决方案。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便捷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偏远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停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生活,使得他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降低。而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液化气配送困难,农户们更倾向于使用本地容易获取的传统能源。相反,在交通便利、能源供应充足的乡村,现代能源因其高效、清洁、便捷的特点,备受农户欢迎。此外,随着环保宣传的不断深入,农户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不少农户表示,若经济条件允许,他们更愿意选择清洁能源,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村里的宣传教育,也在推动农户接受清洁能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些开展过清洁能源推广活动的乡村,农户对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明显提高。
图为垃圾分类示意图。李珂 供图
当地乡村政府对未来能源发展的规划,让我看到了乡村能源的光明前景。建设清洁能源设施、升级农村电网、铺设天然气管道,推广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种类,设立补贴资金支持农户安装清洁能源设备,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政府改善乡村能源状况的坚定决心。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发放简单易懂的宣传手册并辅以现场演示,帮助村民轻松掌握新能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研发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的清洁能源设备,以满足农户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农村能源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立能源服务站,安排专业人员为农户提供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等一系列服务,并搭建能源信息平台,及时发布能源价格、政策、技术等消息,帮助农户更好地选择能源。这每一项规划,都细致入微,涵盖了乡村能源发展的各个方面,让我对乡村能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次实践,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学术研究,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乡村能源问题紧密关联着农户的生计与乡村的发展。每一个能源选择的背后,都承载着农户对生活的考量;每一项能源困境,都制约着乡村前进的脚步。我们实践队员的努力,虽然渺小,但我们希望能像点点微光,为乡村能源的优化升级照亮方向。在与农户交流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对稳定、清洁、便捷能源的期盼。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的调研成果,或许就能成为改善他们生活的契机。当我们整理数据、分析报告时,每一个字、每一个结论,都承载着乡村的未来。
此次实践,还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乡村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克服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份情谊,这段为乡村发展携手努力的经历,无疑将成为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青春的我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用智慧赋能乡村。这次实践,是我们青春的印记,是我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起点。未来,我渴望能有更多机会深入乡村,关注民生,用所学知识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乡村能源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乡村的未来必将充满希望。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青春之笔,绘就乡村能源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杜嘉润)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集体合照。李珂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