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曲园学子探寻曹州戏曲——鲁西南文化瑰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许化凯 阅读:8947 复制标题和网址

菏泽古称“曹州”,地处中原要地。自古以来菏泽地区戏曲文化便传承不断,素有“戏曲之菏泽乡”的美称。

菏泽戏曲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书,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变迁。早在明末清初,菏泽戏曲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呈现出 “村村有戏楼,夜夜唱灯戏” 的热闹景象。这一时期,戏曲演出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多样。戏曲班社纷纷涌现,它们在乡村的戏台上演绎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成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像山东梆子、大平调等剧种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山东梆子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展现出鲁西南人民的豪爽与热情;大平调则以其粗犷火爆的表演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菏泽戏曲迎来了鼎盛时期。政府对戏曲事业高度重视,加大了对戏曲团体的扶持力度,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物质保障。在这个时期,菏泽的戏曲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剧种也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原有的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等剧种,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等剧种也在菏泽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各剧种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菏泽戏曲的繁荣。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不仅在省内广受欢迎,还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1954 年郓城县工农剧社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出演剧目《黄桑店》等获演出奖,主要演员也分获演员奖;1959 年 10 月毛泽东观看了定陶两夹弦《三拉房》剧目,1964 年春,朱德委员长观看了柳子戏《向阳人家》等剧目,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看过菏泽的地方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菏泽戏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娱乐方式的兴起,使得戏曲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提高,为戏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在这个时期,菏泽戏曲工作者积极探索戏曲发展的新路径,在传承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演形式和内容,将现代元素融入戏曲创作中,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同时,菏泽还加强了对戏曲人才的培养,通过与高校合作、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为戏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菏泽的戏曲种类繁多,例如其中的“山东梆子”,便是由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的"西梆",早期流入菏泽后,受到当地文化、语言习俗的影响,加上当地及其他戏曲形式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山东梆子”,也叫做“高调梆子”。

                  图为山东梆子取得的相关成就

 菏泽的戏曲当然不止是有由外部曲种传入,还有内部民间艺术衍变而来的,“两夹弦”就是这样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由鲁西南民间艺术“花鼓丁香”的基础上衍变而来,由于其唱腔清新、流畅、优美、朴实而被民众亲切的称之为“半碗蜜”。

                  图为两夹弦《换亲》早期剧本

除了山东梆子和两夹弦,菏泽的戏曲种类还有很多例如:大弦子戏、柳子戏、枣梆、太平调等。

展望未来,菏泽戏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支持戏曲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为菏泽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让我们共同期待菏泽戏曲的美好未来,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菏泽戏曲,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举报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探寻曹州戏曲——鲁西南文化瑰宝

菏泽古称“曹州”,地处中原要地。自古以来菏泽地区戏曲文化便传承不断,素有“戏曲之菏泽乡”的美称。菏泽戏曲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书,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文...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