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乡村文化作为根基与灵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深入探寻乡村文化内涵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禾护乡实践队于2025年1月14日走进滨州无棣古城旅游文化区进行考察。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等待着世人翻阅与解读。
古韵悠悠:探寻历史遗迹中的文化密码
踏入无棣古城,仿佛穿越时空,古老的城墙、城门巍峨耸立。城墙上的砖石历经岁月的打磨,斑驳而厚重,每一块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探访途中,实践队员与在城墙边晒太阳的李大爷攀谈起来。“孩子们,这城墙可有年头啦,从我记事起它就在这儿。以前啊,这城墙可起着大作用,是咱古城的守护屏障。”李大爷指着城墙说道。
在与当地村民交谈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吴式芬故居这一古城文化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吴式芬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故居内陈列着其著作以及收藏的金石拓片等。故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间尽显当年的繁华。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与故居的讲解员王老师交流。“吴式芬先生一生致力于金石学研究,他的成就不仅为无棣带来了荣誉,更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文化的热爱,一直激励着我们无棣人。”王老师自豪地介绍道。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探寻,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无棣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是无棣人民的精神瑰宝,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图为古城内吴式芬故居。王姣 供图
民俗魅力:体验传统技艺中的文化活力
在古城的街巷中,传统民俗技艺犹如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众多传统技艺中,实践队员选择独具特色的海瓷工艺进行深入了解,步入海瓷工艺博物馆,实践队员欣赏到了琳琅满目的海瓷工艺品。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与一旁的张大爷攀谈起来“这些海瓷的源地就在咱自己这,经过清洗、打磨、雕刻等工序,就变成了一件件漂亮的工艺品。这手艺是从老一辈那儿传承下来的,可不能丢。”张大爷看着陈列的工艺品跟我们说到。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无棣古城文化旅游区的建立让当地飘摇不定的传统民俗技艺扎下了根,为传统民俗技艺的流传打牢根基;同时这些传统民俗技艺作为无棣古城的文化特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二者相辅相成,达成合作共赢的有利局面。
图为小学生参观海瓷工艺博物馆。王姣 供图
文化传承:共话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在发放相关问卷了解基本情况的同时,还与当地文化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等进行关于无棣古城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话题的座谈,“咱无棣古城的文化是咱的根,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把这文化传承好、利用好。比如可以开发更多以古城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文化工作者赵先生说道。
景区相关负责人孙主任也表示:“我们政府一直很重视古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传统技艺的发展,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广无棣古城文化。”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座谈,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相结合,同时更离不开政府、民众、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引擎。交谈后,实践队员就所得所思进行整理总结,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供提升改善措施的意见及建议,如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做好文化区内城区规划工作等,得到当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交谈。王姣 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让实践队员收获颇丰。实践队员深入挖掘无棣古城的文化内涵,从历史遗迹到传统民俗技艺,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同时,实践队员也看到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性。无棣古城正以文化为引领,走上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青禾护乡实践队将持续关注无棣古城文化发展状况,跟进当地乡村振兴新动向。(通讯员 王姣)
图为青禾护乡实践队合照。王姣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