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曲园学子探寻邹平苗家粗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孙怡洁 阅读:14752 复制标题和网址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索百年粗布

 

在齐鲁大地的滨州邹平市,隐匿着一项熠熠生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苗家粗布,它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先辈的智慧。带着满心的好奇与敬意,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队踏上了这片探寻之旅。

溯源——经纬间的历史回响

踏入邹平的非遗文化馆,苗家粗布的历史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古老画卷。其起源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地百姓在农耕之余,以手摇纺车、木织机为工具,将棉花纺成线、织成布。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苗家粗布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必备,质朴却耐用。它穿梭于朝代更迭,抵御过战乱饥寒,温暖着一辈又一辈邹平人,每一寸纹理都铭刻着先辈们的勤劳与坚韧,仿若能听见历史深处机杼声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图为倾听苗家粗布历史

荣光——技艺闪耀的勋章

苗家粗布凭借独特魅力斩获诸多成就。它不仅在省内各类民俗工艺展览中屡获金奖,更成为代表山东乡土文化走向全国的亮丽名片。其传统图案,像寓意吉祥的龙凤呈祥、五谷丰登,饱含农耕文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被收录进民俗艺术典籍;复杂的纺织技艺,如 “通经断纬” 的织锦手法,引得无数专家学者钻研,为中国纺织技艺传承添上浓墨重彩,让这门源自民间的手艺傲立文化艺术之林。

图为倾听苗家粗布所获荣誉讲解

匠心——车间里的指尖乾坤

走进制作车间,是一场与匠心的邂逅。选棉,工人师傅们精挑细选,只取纤维细长、色泽洁白之棉,似为艺术品甄选最纯粹的原料。弹棉,弓鸣如雪舞,棉絮蓬松似云,让生硬的棉花化为轻柔。纺线时,纺锤飞转,细线绵延,宛如春蚕吐丝,将缕缕希望缠绕。织布机上,梭子往来如鱼,经纬交织,哒哒机杼声奏响劳动乐章,一块紧实、美观的粗布渐次成型,每一道工序都满溢专注执着。

感悟——传承的火种

图为感受古老工艺

 

队员们亲手触摸苗家粗布,粗粝质感划过指尖,心中涌起无限感动。这非遗传承之路不易,匠人们守着清贫、耐住寂寞,只为延续文化火种。它教会队员们,在快节奏时代,坚守初心、精研技艺的珍贵。苗家粗布不应只存于博物馆,更要走进生活,以创新之姿,如融入现代时尚设计,开发文创产品,让古老非遗重焕生机,让后人知晓,这片齐鲁厚土曾孕育这般惊艳时光的技艺瑰宝。此次邹平之行,苗家粗布已化作精神坐标,指引曲园学子珍视传统,砥砺奋进,守护民族文化的璀璨星河。

 

举报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探寻邹平苗家粗布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索百年粗布在齐鲁大地的滨州邹平市,隐匿着一项熠熠生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家粗布,它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先辈...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