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熊贤慧首次以志愿者身份走进岳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政青春,惠社区”志愿活动。从紧张生疏到从容应对,她用耐心与热情诠释了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也在一线服务中触摸到基层工作的真实温度。
“第一次值班:从紧张到温暖的跨越”
活动当天,熊贤慧的任务是接待来访居民、协助整理资料及解答基础咨询。初到岗位时,她坦言“担心自己不够专业”,但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迅速熟悉了服务流程。面对络绎不绝的居民,她逐渐掌握沟通技巧,将政策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答。“每一次帮助居民解决问题,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信任。”她在心得中写道。
方言挑战:以耐心化解沟通壁垒
服务过程中,语言差异成为熊贤慧面临的最大挑战。一位长沙本地老奶奶因方言沟通不畅,办理业务时显得焦急不安。熊贤慧放慢语速,反复确认老人需求,通过手势和书面辅助完成交流。当老人最终露出笑容并连声道谢时,她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在于用微小行动传递真实的温暖。”
细节中的“社区温度”:从宣传栏到便民柜
值班期间,熊贤慧观察到社区工作的细致入微:政策宣传栏定期更新民生资讯,便民柜中备有老花镜、急救包等贴心物品,服务台旁还放置了饮水机和共享充电设备。“这些细节让我明白,基层服务的核心是对居民需求的精准回应。”她提到,社区工作者对每一份资料的归档、每一场活动的筹备都倾注心力,这种严谨态度令她深受触动。
双向成长:志愿服务中的“被需要”
对于熊贤慧而言,这次经历不仅是付出,更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我曾以为志愿服务只是单向帮助,但实际却是双向的收获。”她在心得中反思,通过倾听居民诉求、参与资料整理,她对“社区共同体”有了更深理解。“当一位阿姨特意回来感谢我的指引时,那种‘被需要’的幸福感,让我坚定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心。”
未来展望:让青春与基层同频共振**
活动结束后,熊贤慧站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看着居民满意离去的背影,更加明确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基层工作琐碎却充满温度,青年人的加入能为社区注入更多活力。”社区负责人表示,“政青春,惠社区”项目将持续搭建实践平台,鼓励青年学子用专业知识服务民生,让“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