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解“日照暴动”相关史实并宣传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红色拾光”社会实践队在日照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走进纪念馆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习革命历史,并为宣扬红色精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2025年1月10日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红色拾光”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踏上了前往日照烈士陵园与烈士纪念博物馆的征程。这片神圣的土地,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高地。
首先,实践队来到了日照革命历史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始建于1945年,前身为日照暴动纪念馆和日照革命烈士纪念馆。2021年,纪念馆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提升,新馆在两座纪念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于2021年6月建成。展厅内,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珍贵文字、一件件文献史料,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再现了100年来日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的光辉历程。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的“日照烽火”主题雕塑。这座雕塑展现了王尽美、陈毅、罗荣桓、徐向前、黎玉、朱瑞、陈光、肖华、陈士榘等9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两侧的墙面上详细记录了日照革命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日照革命纪念地示意图则直观展现了日照革命战争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点。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日照革命历史纪念馆内参观学习。张璐菡 供图
纪念馆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仆后继 救亡图存”。这里讲述了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时,日照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热潮的历史。从辛亥革命前的起义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日照地区的传播,再到创建日照地方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第二部分“日照暴动 平地惊雷”则详细讲述了“日照暴动”的始末。日照暴动参与者逾千人,历时13天,与敌作战30余次,其规模之大、坚持时间之长,为当时山东农民武装暴动之最,影响震惊全国。为了更加生动、全面地展现日照暴动的激烈战斗场面,该部分设有8分钟纪录片《日照暴动》,给队员们带来沉浸式的体验;第三部分“抗日战争 奋起御侮”则讲述了日照人民抗击日军、救亡图存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抗战时期,日照地区在山东占有重要地位,中共日照党组织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这里,队员们全景式了解了在日照地区爆发的珍珠山起义、马营起义等4次起义,以及甲子山战役、莒城解放战役等7次战役战斗。特别是著名的“万岁军”38军,就是在日照地区的抗日烽火中淬炼成军的;第四部分“解放战争 当家作主”则讲述了日照军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出伕支前,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后一部分“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则号召大家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在新的起点上把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图为实践队队员来到日照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吕瑞雪 供图
紧接着,实践队来到了日照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肃穆的陵园大门。陵园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海曲西路136号,占地面积42亩,展馆面积达1549平方米。这里是省政府批准确定的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内的石碑上刻满了烈士们的名字,石碑之后便是一座座墓碑。陵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相伴,庄严静谧的环境与烈士们的英勇事迹相得益彰,令人肃然起敬。陵园的核心建筑是抗日烈士纪念塔。这座塔矗立于陵园的中心位置,不仅是整个纪念区的地理中心,更是日照人民抗战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象征。
日照烈士陵园与日照革命历史纪念馆不仅是对过往革命历史的深刻见证,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高地。在这里,队员们追忆了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感受了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每一座墓碑、每一段碑文都让队员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升华。队员们纷纷表示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通讯员 张璐菡)
图为实践队队员日照革命历史纪念馆合照。徐心悦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