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新媒体翼扬珐琅彩,非遗魂续千年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于汶均 王刘燚 阅读:5358 复制标题和网址

大学生网报日照1月20日讯(通讯员:于汶均)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新媒体技术如一股强劲的东风,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得以跨越时空,焕发新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聚焦珐琅非遗技艺,这一源自古代的华丽艺术,经过千年的沉淀,依旧熠熠生辉。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它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为了重燃大众对珐琅非遗技艺的热情,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凤彩珐琅实践队的成员们正怀揣着满腔热情与创意,深度挖掘珐琅非遗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凤彩珐琅实践队与日照市如风书画个人工作室主理人,日照市非遗传承人梁艳老师达成合作,随后,实践队成员们深入珐琅工作室,亲身体验珐琅技艺的精湛与魅力,充分了解珐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传承现状;在此基础上,实践队组成了以梁艳老师为中心,包含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代英姿同学、2024泰安地区美术联考同济大学周忠诚同学组成美术指导团,一同创新设计了一系列珐琅作品,例如,如风十二生肖系列、如风礼盒系列以及如风漆扇系列这三大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为珐琅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实践队成员开始探索如何将新媒体技术融入珐琅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珐琅技艺的制作过程、作品展示及匠人故事等内容。这些视频以其精美的画面、生动的解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与喜爱,进一步增强了珐琅非遗的传播效果。通过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创新相结合,这不仅让珐琅技艺得以保存,还能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对珐琅技艺的学习和传承,更是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它证明了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1月1日到2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凤彩珐琅实践队以日照为主要根据地,在山东省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探索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更多可能性,让非遗文化在新媒体的助力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采访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俊亨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博物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于汶均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传统珐琅非遗技艺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孙乐雨 摄

图为实践队设计图。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伯佳庚 摄

图为如风漆扇系列产品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孙婧睿 摄

图为凤彩珐琅实践队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孙乐雨 摄

举报

相关内容

青春助力非遗传承:凤兮兮酌珐琅情,拓九彩鸣非遗声

(通讯员王晨阳)在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珐琅,这一古老的工艺,便是其中的一颗瑰宝。如今,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凤彩珐...

新媒体焕珐琅彩,守匠心传非遗情

在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宝库中,珐琅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恒星。其发展轨迹漫长而深邃,源头可追溯至远古时代。悠悠岁月里,它如美酒般沉淀,工艺从稚嫩走向成熟,风格从单一走向多...

凤舞新姿,彩焕珐琅

(通讯员:于汶均)在历史长河中,珐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虽静静躺在岁月的画卷里但仍熠熠生辉。珐琅,一门源自古代宫廷的精湛技艺,历经了数百年的沉淀与洗礼,它不仅是...

凤彩珐琅,非遗之旅

(通讯员郭远浩)珐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美...

凤舞九天,彩珐传情

珐琅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金属装饰工艺文化,而珐琅工艺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依据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珐琅工艺以其独特的...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