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诈骗手段不断多样化、智能化和隐蔽化,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社区层面,老年人、青少年等防范意识较弱的群体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因此,构建智能反诈防护网,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显得尤为重要。曲阜师范大学“网安卫士,反诈先锋”实践队于 2025年1 月 19日走访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刘前村,旨在通过社会实践,宣讲防范措施,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据统计,每年因诈骗导致的财产损失高达数百亿元,无数家庭因此陷入困境。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诈骗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大肆实施各种诈骗活动,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让人防不胜防。智能反诈防护网的建设,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前预警、迅速反应,有效遏制诈骗犯罪的发生,保护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完善网格化管理社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进行常态化安全检查工作。网格员应定期走访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诈骗行为。
(实践队员宣传防诈骗知识)
二加强重点人群保护老年人、青少年等防范意识较弱的群体是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社区应特别关注这些群体的安全,定期为他们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为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
(实践队员宣传防诈骗知识)
三强化警民合作社区应与公安机关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击诈骗犯罪。一方面,社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潜在的诈骗行为,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和处理;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也应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反诈讲座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是推动智能反诈防护网建设的关键。社区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反诈技术和设备,如智能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提高预警和打击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还应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应用,共同推动智能反诈防护网的建设和发展。
(实践队员合照)
构建智能反诈防护网,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政府、社区、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有效遏制诈骗犯罪的蔓延。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完善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人群保护,推动警民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撰稿人:刘启飞
“网安卫士,反诈先锋”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