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10号,曲阜师范大学学校地理与旅游学院的“红色拾光”社会实践队聚焦“追忆峥嵘岁月,赓续时代华章”的研学主题,走进日照烈士陵园,参观日照革命纪念馆,传承红色经典,追忆峥嵘岁月,穿越时光的长河,去触摸历史的温度,去感悟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在红色记忆中,找寻前行的力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陵园大门。那庄严的石门仿佛是历史的入口,隔开了尘世喧嚣与英烈安息之地。队员们走进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与史料,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锈迹斑斑的枪支见证了当年战斗的激烈;烈士们的家书字里行间满是对家国的忠诚与对亲人的眷恋。1932年起,国民党策划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中共临时中央号召北方各省举行暴动。建立新苏区,配合苏区进行第四次反围剿。随后,中共山东省委提出了各县的工作就是暴动的口号,掀起了山东农村武装暴动的高潮,1932年10月,日照大地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民武装暴动。参与者逾千人。历时13天,与敌作战30余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此次暴动,其规模之大、坚持时间之长为当时山东农民武装暴动之首,其影响震撼全国。从中共日照中心县委成立到日照暴动秘密策划,经历武装暴动,日照地区沦陷,中共日照党组织的重建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抗日武装的组建和发展。最终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巩固抗日根据地,达到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共日照党组织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谱写了壮丽辉煌的篇章。在抗日战争中,日照党组织由弱到强,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流血换得今日一切为了人民”,日照军民在伟大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据统计,有1582名日照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日照人民永远缅怀他们。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馆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图为馆内雕像。王容川 供图
随后,沿着青石小径前行,队员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碑身高耸入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熠熠生辉。碑座四周,精美的浮雕讲述着往昔的战斗场景:战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生死,那坚毅的神情、奋勇的姿态,仿佛将队员们带回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同行者们整齐列队,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在默哀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对英烈的无尽哀思与崇高敬意。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纪念碑进行默哀。王容川 供图
最后,队员们来到烈士墓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轻拂,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些英勇的故事。每一步都让感受到先烈们为国家、为人民所付出的无私奉献。他们的青春在战火中燃烧,他们的理想在牺牲中升华,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畏,才有了现在日照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站在一座座墓碑前,心情愈发沉重。那些刻着名字的石碑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遗憾。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选择了无畏地走向战场,用生命捍卫了家国的尊严。
墓碑整齐排列,每座墓碑下皆沉睡着一位民族脊梁。他们以热血与生命换今日和平。此次社会实践让队员们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先烈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其无私奉献与英勇牺牲精神深深震撼了队员的心。新时代青年将铭记历史,传承先烈遗志,深刻理解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它能激发青少年内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其在先辈精神的引领下,明确前行的方向。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努力学习,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让先烈精神永放光芒。(通讯员 沈恣如)
图为实践队队员合影。谭瑞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