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红色基因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贯穿于每一个历史阶段,凝聚着无数先辈的热血与理想。从嘉兴南湖红船上的启航,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长征的万里征途,到延安的窑洞灯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砥砺奋进,红色基因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这份精神财富,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青年传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力量。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基因与传统智慧并肩传承”实践队伍,怀揣着对红色历史的敬仰与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忱,于寒假期间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寻根之旅。在这段旅程中,队员们深入红色圣地,聆听历史回声,感悟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确保队伍共同安全的前提下,全体成员一起来到了二七广场,参观二七纪念塔。
1月13日上午8时,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二七纪念塔参观。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它纪念的是1923年2月7日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场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展现了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益和国家独立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仔细聆听讲解员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解说,观看塔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深刻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立志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1.实践全体成员-二七广场-参观二七纪念塔合影
1月13日上午9时,成员刘珊珊同学在二七纪念塔内一楼展厅,沉浸在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氛围中。她站在一块展示伟大建党精神的展板前,展板上用金色大字醒目地展示着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她在庄严肃穆的展厅内驻足良久,心中回忆着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刘珊珊深刻认识到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她被先辈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更加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通过参观展厅,刘珊珊同学深刻认识到,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她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在思想上坚定对党的忠诚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要在行动上积极践行党的宗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图2.刘珊珊-二七纪念塔一层-学习伟大建党精神
1月13日上午10时,成员苏闪闪同学在二七纪念塔七层观看全景视频,学习京汉铁路工人运动所孕育的二七精神。视频生动再现了工人们在封建军阀和外国资本家压迫下的艰苦生活,以及1923年2月4日在共产党人领导下举行的大罢工。苏闪闪认真记录要点,意识到二七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应传承和弘扬的力量。
观看视频后,苏闪闪与其他参观者交流心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二七精神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奋斗。走出纪念塔,她决心将学习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京汉铁路工人为榜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图3.苏闪闪-二七纪念塔七层-观看全景视频
1月13日下午3时,成员李思娴同学在二七纪念塔一层序厅学习二七精神。她站在序厅中央,面前的展示板阐述了二七纪念塔的象征意义和二七精神的内涵。展示板上的文字强调了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地标和精神丰碑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见证的铁路工人斗争和牺牲。
李思娴被这些文字深深触动,她认识到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着引领中原地区复兴的使命。这座城市需要检视初心、凝聚力量,以推动发展和民族复兴。在序厅中沉思后,李思娴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决心将二七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并在心中发誓要将学习经历转化为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图4.李思娴-二七纪念塔一层-学习二七精神
1月13日下午4时,成员生万宝同学在二七纪念塔三层展厅观看了关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老电影《风暴》。影片真实再现了工人们在艰苦条件下为权益和尊严斗争的历史,以及烈士们面对镇压时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深深打动了生万宝。
电影结束后,生万宝在展厅电子屏幕前默念着牺牲烈士的姓名,心中充满敬意。他认识到这些烈士的牺牲是为了工人阶级的权益和国家的独立,他们的事迹应被铭记。
生万宝决心传承烈士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次经历对他来说是一次精神洗礼,坚定了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以及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
图5.生万宝-二七纪念塔三层-观影《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