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对残疾人组织发展中指出,残联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大局,逐步形成“以党建带残建,以共建促融合,以融合促共享”的新格局。同时,桂林残疾人联合会也对残疾人组织发展进行了一定的规划,要求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桂林市残疾人基层组织的建设情况,广西师范大学“残障共进社”调研团决定于8月28日前往桂林市雁山区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进行实地调研。
在与残联负责人交流讨论期间,我们了解到残联组织建设的独立性、稳定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该残联内部没有具体的职能部门划分,组织架构较为单一。
二、该残联没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场所,其是与民政办一起合作开展工作的。
三、该残联的政府依赖性较强。资金来源绝大部分都是依靠政府拨款,也没有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
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了解到该残联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中做出的成效。经了解,该残联在雁山区的每个村都设立了村残协,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减少了由于政务信息传达不够及时导致有需求的残疾人没有享受到相应待遇与福利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基层组织建设的联系,能更全面地了解到残疾人需求。其次,该残联按等级划分规定了入户走访频次。重度残疾人走访要求至少一个季度一次,三四级残疾人至少一年入户两次,其余残疾人每年至少入户探访一次。
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目前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看到了其为打通残疾人“最后一公里”所做出的努力,我们衷心祝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能朝着更夯实、更完善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