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郁山苕粉致富路,舌尖非遗助振兴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李俊杨 高宇航 李霞 文学亮 阅读:5041 复制标题和网址

郁山苕粉制作技艺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乾隆末年。2004年以来,彭水县郁山人组建专业合作社、建厂生产。其中葛先萍所创建的彭水县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有限公司在当地最为具有代表性。

  2024年7月1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推普弘文助苗乡,乡村振兴谱华章”实践团作为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确定的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赴彭水县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有限公司,体验舌尖上的“非遗”,探索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葛先萍女士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她从红薯衍生品陈列馆,到党建文化墙,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向实践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从中了解到了晶丝苕粉的产品特点、制作加工、以及红薯种植技术共享等内容。实践团成员也应邀亲自体验了晶丝苕粉的加工和制作。

在随后的个人专访中,葛先萍女士表示郁山晶丝苕粉是彭水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她详尽生动的介绍了苕粉的起源、创业经历、面临的困难险阻以及始终坚守的食品安全标准。她表示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为郁山镇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实践团成员在她深情的往事追忆中,深刻的体会到一名普通商户20多年的坚守与努力,同时我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之路上所需要的一种坚强与不屈的精神。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理解了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重要意义,也看到了通过创新焕发新生后的传统产业,必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举报

相关内容

郁山苕粉致富路,舌尖非遗助振兴

郁山苕粉制作技艺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乾隆末年。2004年以来,彭水县郁山人组建专业合作社、建厂生产。其中葛先萍所创建的彭水县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