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重外院青年“三下乡”:活化工业遗产,再塑时代新声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杨佳佳 彭福翠 阅读:4183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深入践行“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更好地传承瀼渡镇的文化根脉、弘扬工业遗产的力量,2024年7月1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来到了万州区瀼渡镇的瀼渡电厂。

瀼渡电厂始建于1940年,是三峡地区现存建设年代最早的水电站,亦是中国水电事业开拓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是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勘察、规划、设计、建设的早期梯级开发水电项目之一,更是两院院士、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先生留美归国后主持设计的首件水电作品。2019年10月,瀼渡电厂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次参观活动中,服务队有幸邀请到了电厂的负责人付绍斌和运行班班长谭贞辉。两位的参与不仅为活动增添了专业色彩,更为服务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契机。

作为电厂的领航者,付厂长对电厂的整体运营、管理机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战略眼光。在他的引领下,服务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电厂的发展历程和核心设备的运营状况,更深刻体悟到瀼渡电厂作为三峡水电“活化石”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教育责任。

在付厂长的带领下,全体队员佩戴好安全帽,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踏入了仙女洞水电站。站内80年前的发电机组仍在运行,历史底蕴深厚。付厂长一边前行,一边向大家详细介绍水电站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目前二期工程的建设进展。他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工作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服务队成员深受感染。

参观完瀼渡电厂后,服务队成员与付厂长和谭班长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谈。谭班长追随在厂内工作42年的父亲的脚步,传承工匠精神,守护电厂的发电基业,日夜巡查,从未停歇,精细操作以确保精准发电。

付厂长表示,电厂一直依靠水利资源发电,始终为社会提供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同时也十分注重工业遗产的传承和宣传教育的普及。此外,他寄语新青年们:“要有‘空杯’精神,沉得住气,虚心学习,用理论武装实践。”

以青山为证,铭历史之路。实业乃兴国之本,理论源于实践。“探史·续梦”服务队将在未来的筑梦征程中牢记使命,注重实践,在真抓实干中不断奋勇前行,担当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举报

相关内容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走入河溪村,共讲院坝会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民综合素质,2024年7月14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奔赴重庆市万州区瀼渡镇河溪村,成功开展...

重外院青年“三下乡”:活化工业遗产,再塑时代新声

为深入践行“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更好地传承瀼渡镇的文化根脉、弘扬工业遗产的力量,2024年7月1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来...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果林实践长真知 乡村振兴促发展

2024年7月18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蓊郁葱茏的果园中,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全体成员满怀期待与憧憬,来到了重庆市万州区农业产业化...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昔日荒地变金山,果园实践铸真心

(通讯员杨佳佳)在充满盎然生机与无限憧憬的2024年盛夏,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的“探史·续梦”服务队怀揣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认同与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满腔热...

重外院青年奔赴龙沙镇:把酒敬明天 共促振兴路

为扩展乡村振兴的新视野,汲取更多实业知识助力乡村向前“跑”,2024年7月15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来到了万州区龙沙镇,在这里探寻乡村振兴中...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