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童心绘梦,民族文化行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 袁悦 陈潇雨 阅读:2615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将城市的科技、卫生和文化知识带入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向当地群众传授知识,提高群众的素质,2024年7月4日-7月8日,由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学子组成的“逐梦知行队”来到重庆万州区柱山乡戈厂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5日,逐梦知行队队员们为戈厂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一场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非遗文化体验。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溺水事件的发生让人注意到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因此,“逐梦知行队”的队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防溺水知识讲座,本次讲座普及了防溺水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图为队员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范萧函供图

接下来,按照精心规划的活动安排,孩子们进入了一场少数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盛宴。队员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白族扎染工艺。他向孩子们展示了精美的扎染成品,详细介绍了扎染的基本技巧和历史渊源。

图为队员进行白族扎染工艺讲解。范萧函供图

队员带领大家了解了侗族文化,并学习了作为侗族特色舞蹈之一的哆帕舞,旋律活泼生动,动作简单易学。舞蹈的音乐响起,旋律中流淌着侗族大歌的悠扬与纯净。小朋友们随着节奏,轻轻挥舞着手帕,仿佛是在与古老的祖先对话,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图为队员进行侗族哆帕舞教学。范萧函供图

随后,穿着民族服饰的同学依次上前进行解说与展示,让小朋友们初步了解了土家族、傈僳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及服饰特点。例如土家族男女老少均穿男女老少均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土家族除了服饰极具特色以外,舞蹈也名声远扬,其是以摆手为基本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灵、酬报先祖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梦知行队”的队员们和小朋友们一同来到室外,学习土家族摆手舞,感受土家族特色。大家随着摆手舞的旋律缓缓向前,一步一舞,双手轻轻挥动,体会土家族摆手舞的热情与魅力。

图为队员进行民族服饰介绍。范萧函供图

图为队员带领戈厂村小朋友感受土家族摆手舞。邱立芳供图

除了感受民族文化外,孩子们也进行了剪纸和漆扇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他们的小手握住剪刀,灵活的在纸上跳越穿梭,在剪纸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耐心你、细致和专注,也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漆扇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拿着手中的扇子左右摇晃,慢慢旋转,扇面渐渐上色,每一副漆扇都是专属孩子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些剪纸与漆扇不仅是孩子们劳动的成果,更是他们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美好而难忘的邂逅。

图为队员引导小朋友制作漆扇。范萧函供图

图为戈厂村小朋友进行剪纸文化体验。范萧函供图

图为戈厂村小朋友展示剪纸成果。范萧函供图

逐梦知行队队员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满足,这正是此次“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与成就,队员们更加深刻理解文化传播的必要和青年学子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图为逐梦知行队队员与戈厂村小朋友合影留念。范萧函供图

举报

相关内容

重庆三峡学院三下乡:非遗筑童心,文脉润成长

2024年7月4日-7月8日,重庆三峡学院逐梦知行队来到重庆市万州区柱山乡戈厂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文化浸润活动。本次活动以“非遗润童心,文脉润成长”为重...

重庆三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逐梦知行队赋能戈厂村文旅发展

在炎炎夏日的7月4日至7日期间,重庆三峡学院的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团队——中华文化传承团逐梦知行队,踏上了前往万州区柱山乡戈厂村的征程,开启了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

童心绘梦,民族文化行

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将城市的科技、卫生和文化知识带入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向当地群众传授知识,提高群众的素质,2024年...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