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鲁劳职学子三下乡:匠心深耕非遗梦,土陶情怀燃青春

来源: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栾宇翔 阅读:1305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促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时代进程,7月16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寻访·探忆·筑梦”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郭里镇爷娘庙村,感受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的郭里土陶非遗文化。

据张晋老师介绍,郭里镇爷娘庙村是伏羲女娲滚磨成亲故事的发源地,当地有独特的“五色”土,自古就有制陶的技艺。作为返乡人才的他利用村内的废旧小学,吸纳村里的老艺人,以现代手法激活传统技艺,探索创新了精美的柴烧手工制品,有效实践文化“两创”。在制作土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烧制陶坯。烧的时候对温度的掌控格外严格,稍有疏忽,则会前功尽弃,需要循序渐进的慢慢烧制才能烧制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陶器。

在简单的了解之后,张晋老师给每位队员发放了一块陶土,言传身教的给队员们讲解如何进行简单的陶器制作。队员们跟着老师逐步地进行学习,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从容不迫地按照老师讲的方法进行着手里的动作,不停地将自己手中的陶块进行反复地揉、拉,最后摔在转盘的中间,在转盘不停地旋转下,手中的陶土渐渐成型。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了解到了郭里土陶的发展历程与技艺传承,对郭里土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了郭里土陶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千百次的揉捏,千百次的锻铸,一件件泥质艺术品的诞生,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与发扬。

用心灵去触摸百年的传承,用热情去点燃非遗的火焰。下一步,学院团委将持续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下的重要意义,引领广大的青年学子,积极了解非遗文化,体验非遗,爱上非遗,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生力量,让古老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积极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队员感悟

栾宇翔:今日参观郭里土陶非遗文化,亲手制作陶器,不仅领略了其独有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更加珍惜这份承载智慧与历史的独特技艺,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郭雨晴:通过体验郭里土陶的制作工艺,我深刻的了解了郭里土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积极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带动更多人了解非遗,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举报

相关内容

鲁劳职学子三下乡:匠心深耕非遗梦,土陶情怀燃青春

为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促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时代进程,7月16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寻访·探忆·筑梦”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郭里镇爷娘庙村,...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