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流韵起千年,相濡一水间

来源:常州工学院 邵飞云 阅读:1300 复制标题和网址

作为拉近了南北联系的桥梁,大运河所表现的张力不仅仅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2024年7月5日,常州工学院“千年运河韵,美丽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对大运河记忆馆,常州工业历史博物馆展开了参观研学,从中了解到一系列有关大运河的历史文化。

      图1 大运河记忆馆内合影(杜迈迪 供图)

一踏入大运河记忆馆,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大运河世界遗产区分布图,它如同一条巨龙,蜿蜒曲折,自北向南,横跨多个省份,将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紧密相连。这幅图不仅是大运河地理坐标的直观展示,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它见证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紧邻局势图的是一幅细致入微的历史画卷,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运河沿岸的繁荣景象。市集喧嚣,商贾云集,船只往来,人声鼎沸,仿佛能听到那穿越时空而来的叫卖声与桨声水影。这幅画卷不仅展现了运河的繁华,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震撼与感动。

大运河的水方便了南北的往来,也滋养了英才的成长。周有光,史良,瞿秋白......一个个熟悉的英烈名字在同学们的眼前闪烁,他们有如繁星一般明亮,在大运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同学们在英烈们的肖像前停下来,轻声念着他们的事迹。作为无数运河儿女中的一部分,他们也在为大运河红色文脉的赓续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伴随着大运河的流淌,他们身上所代表着的红色运河精神,也一定会在沿岸传唱,回响。

        图2 大运河沿岸历史名人(唐嘉 供图)

告别大运河记忆馆,同学们又走进了常州工业历史博物院。这里是另一段历史的起点,也是大运河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交汇的见证。博物院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它们或是一件蓑衣,或是一柄水耙,或是一个鱼叉,都承载着运河儿女的辛勤与汗水,也见证了运河沿岸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在主厅,一幅大运河沿岸微观景象模型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它以精湛的工艺再现了近代常州大运河河段的繁荣景象,房屋与工厂沿河而建,错落有致,生动地展现了运河为当地居民带来的便利与福祉。黄同学对常州历史最为熟悉,她义务为其他组员讲解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让这段历史更加鲜活、生动。

     图3 近代大运河沿岸鸟瞰(英陈豪 供图)

穿过历史的长廊,同学们来到了现代运河文化的展区。作为大运河流经的一座城市,常州享受着运河畅通所带来的机遇,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新的荣誉。同学们在展厅里驻足欣赏,感受到了常州的新生。彭同学在一旁展台上书写祝福语,放飞孔明灯。伴随着无数密密麻麻的希望,大家的祝福一同被送到了数字运河洪流中去了。

此次“千年运河韵,美丽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常州工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深刻感受到了大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更激发了他们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决心与信心。作为当代青年,同学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创新精神、培养拼搏精神的重任。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把运河文化作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源泉,砥砺前行,不断进取,为运河在新世纪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与智慧才华。

大运河,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文化之河,将继续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心灵与梦想。而常州工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与智慧才华。

举报

相关内容

流韵起千年,相濡一水间

作为拉近了南北联系的桥梁,大运河所表现的张力不仅仅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2024年7月5日,常州工学院“千年运河韵,美丽中国行”暑期社...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