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泥韵流长,文化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马梦琦 马蕾 阅读:1318 复制标题和网址

泥韵流长,文化传承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观赏泥印传承作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义宁 摄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感受泥印作品的制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董浩芮 摄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徐敏超 摄

(通讯员:马梦琦)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的文化瑰宝。澄泥印,作为黄河流域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24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路生花”实践队来到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探秘非遗文化澄泥印的制作工艺。在实践中,实践队员走访了多位澄泥印的传承人,亲眼见证了他们如何从黄河泥沙中精选材料,经过多道工序,最终制成精美的印章。每一步工序都透露着匠心独运,每一枚印章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实践团队的第一站是位于山东省的东营市。在这里,“泥路生花”实践队成员有幸遇到了王师傅,一位拥有四十多年澄泥印制作经验的老师傅。王师傅手中的泥块在他的巧手下,逐渐变成了一枚枚精美的印章。他介绍说,澄泥印的制作过程极其繁琐,从选泥、澄泥、制坯、雕刻到烧制,每一步都考验着匠人的技艺与耐心。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澄泥印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项传统手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年轻一代对手工艺的兴趣逐渐减少,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逐渐萎缩。王师傅无奈地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轻松快捷的生活方式,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团队成员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传统手艺人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技艺精湛却难以吸引新一代的传承者。

面对传承的难题,“泥路生花”社会实践团队集思广益,通过实践后的不断复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建议。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澄泥印打造成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品。此外,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也是拓宽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甚至将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手艺。(审核:董晓宇)

 

 

举报

相关内容

黄河点金澄泥印,古道传承遗千年

黄河点金澄泥印,古道传承遗千年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体验澄泥印的制作过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负责人向实践队成员介绍澄泥印产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实践...

泥韵流长,文化传承

泥韵流长,文化传承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观赏泥印传承作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义宁摄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感受泥印作品的制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社会实践团成...

览澄泥印韵,探黄河艺魂

览澄泥印韵,探黄河艺魂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体验澄泥印的制作过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澄泥印产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实践队成员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

走进黄河澄泥印,振兴非遗就此时

走进黄河澄泥印,振兴非遗就此时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制作黄河澄泥印。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实践队成员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义宁摄图为黄河澄泥印作品展示。大学...

雕澄泥印 承千年艺

雕澄泥印承千年艺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体验澄泥印的制作过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澄泥印产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图为实践队成员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董浩芮摄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