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壮美文化,“桂”在传承——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梁晴 阅读:1426 复制标题和网址

根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国家强调要将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瑶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族与瑶族在这里长期共生共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生活方式,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亟需创新。为了深入探究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朗山古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3日至5日到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进行调研,通过访谈了解汉瑶民族文化融合历史脉络,实地考察汉瑶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分析汉瑶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中的问题,探究文化融合的作用机理和发展模式,为地域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

迎着热情似火的暖阳,“朗山古韵”团队第一站率先走进了恭城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见证了瑶族文化在数字时代下的华丽转身。融媒体中心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巧妙运用平台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将朗山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通过欣赏精心策划的宣传视频,团队队员和指导老师不仅领略了朗山古民居的古朴风貌,更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韵味。视频中,每一帧画面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瑶族先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与故事。大数据的精准推送,更是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跨越地域限制,触达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朗山瑶族文化,在融媒体中心的助力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焕发新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第二站,本团队走访了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旨在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及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作为推动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核心机构,其工作涵盖了从文化资源挖掘到旅游产品开发的全方位流程。在交流过程中,办公室主任向我们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当地文化发展现状及文庙等著名景点,同时,他们也表达了推动当地民族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对话,更是对如何围绕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发展的深刻思考。

第三站,朗山古韵团队带着对瑶族文化的无限敬仰与探索之心,前往文物管理所进行调研。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访,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寻根。文物管理所,作为瑶族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珍藏着无数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智慧。在这里,朗山古韵团队近距离学习到了瑶族古民居的修缮维护,每一栋传统古民居建筑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份古朴与庄重之中。通过与文物管理所负责人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对当地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历史脉络、艺术特色以及传承现状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瑶族文化的民俗风情,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挖掘瑶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与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瑶族文化的传承中来,共同书写汉瑶文化的新篇章。

第四站,本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走进朗山古民居建筑群。民居郁相拥,岩树翠疏行。桂林乡村有很多古民居,其中恭城县的朗山瑶族古民居是桂林地区目前已知的一处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平面布局规划最科学的古建筑群。朗山村因背倚朗山而得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它于1994年成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全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午后时分,与当地瑶族居民的深入交流让团队成员对汉瑶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团队成员通过与当地的一位瑶族老人进行交流了解到:当地村民祖祖辈辈在这一片土地上扎根,但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大多数年轻人并不愿意长期居住。经过问卷调查,团队成员得知大部分村民对朗山村古民居开发建设表示大力支持,部分村民也充分肯定朗山古民居瑶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村容村貌、邻里关系、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的积极影响,但部分村民提到传统的开发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如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薪火相传瑶家寨,细微之处启鸿儒。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成为当下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第五站,“朗山古韵”团队成员在民族宗教事务局与恭城瑶族研究学会莫会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访谈。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瑶族建筑、服饰、节庆等民族特色在展示乡村风情、为当地文创产品在宣传瑶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莫会长讲述了瑶文旅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瑶族文化的赓续发展提出了新期望。据悉,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物局一直以传承弘扬瑶族文化为己任,以供油茶、四月初八的节日、盘王节、渡河口庙会等独具特色的瑶族文化为抓手,积极举办了九月文庙先进教师表彰大会、高考前香客祈福、武庙关公生日等活动,来推动汉瑶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但是当前财政状况不足以支撑优质文创的产出,资金成为制约当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一大因素。

相关内容

优化空间治理,助推城市发展——大学生三下乡实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利益冲突多等问题。而空间生产理论则为旅游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空间生产理论强调对空间...

壮美文化,“桂”在传承——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根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国家强调要将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为民族文化的...

推荐内容

精彩由“染”而生----杭坪镇中心小学第十三届传统文化夏令营

在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件件由孩子们亲手制作...

以画笔绘梦,巢湖姥山岛上的乡村振兴之旅

7月17日,来自巢湖学院的旅游管理学院赴中庙姥山岛“旅绘同行,志...

民族团结大家庭,巴盐古道焕新颜

巴盐古道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代盐运通道,起自...

“凝心聚才”调研团走进科技企业,探索科技人才集聚与企业创新发展

22024年暑期,山东大学(威海)“凝心聚才”调研团深入珠海和西安...

“凝心聚才”调研团实践回顾:多地调研聚焦科技人才与高新产业协同发展

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2024年7月...

最新发布

海报

举报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