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江苏学子三下乡:探寻云锦之美,传承非遗文化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 张凝 阅读:1918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立足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非遗认知,2024年8月12日,徐州工程学院“淮海拾遗,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开始了本次三下乡的社会实践。

8月12日,实践团队来到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进行参观,体会南京云锦之美,全方位探索和学习云锦相关知识。实践前期,团队成员自行查找资料和观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初步了解南京云锦相关资料。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销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博物馆专业讲解员以吴伟业的一首《望江南》为引子,开始向团队成员介绍素有锦中之冠美誉的“云锦”,团队成员从历史渊源、材料使用、花色品种、图案格式、制作过程等方面对云锦有了深入认知。同时,团队成员了解到云锦与文学作品《红楼梦》密不可分,在《红楼梦》“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章中,晴雯补衣所用的衣线正是云锦的主要材质之一——十分珍贵的“孔雀羽线”,《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正是深受云锦世家环境的熏陶,才能对书中人物的服饰做出细致的描写。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和台湾文化交流团讲解云锦。徐州工程学院 张凝 供图

此外,讲解员着重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大花楼木织机”,团队成员也有幸观摩工匠师傅现场织造云锦的过程。大花楼木织机长5.6米,宽1.4米,高4米,灵巧实用,代表着中国古代织造技术的最高成就。现场,团队成员观察到,织机上层的“拽花工”按过线顺序提拽经线,织机下方的“织工”手足并用进行织造,两人配合默契,拽花、盘织、打纬、送经、卷取……在1600年的时间里,无数匠人一次次投梭,把巧思和心血织进丝线中、编进历史里,才能不断传承南京云锦,延续着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瑰宝。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织工和拽花工现场织造云锦的过程。徐州工程学院 张凝 供图

在讲解员的解说与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明·织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妆花缎衬褶袍》《九边图》《万寿中华妆花缎》《素纱单衣》等云锦作品。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偶遇来到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台湾文化交流团,并与台湾同胞共同参观。面对一件件珍贵精美的南京云锦,团队成员与游客们都感慨万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是无数手工匠人的智慧结晶和辛勤付出,代表着中国自古以来高超的织造技艺,是一代代工匠精神的传递与延续。

时至今日,为顺应时代潮流,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匠人们在践行云锦传统技法和理念的同时,通过新生代视角将云锦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并与各大博物馆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文化要能传承,首先就要自我造血,这就离不开产业化和市场化。”80后台湾青年、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总结介绍了博物馆中南京云锦的前世与今生,并表示会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研究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南京云锦,将云锦皇家织造工艺的高端与精湛,与当代人们追求的生活品质和理念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图为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为团队成员和台湾文化交流图介绍。徐州工程学院 张凝 供图

不仅如此,简馆长还结合台青身份,与团队成员和台湾文化交流团进行深入交流。简馆长表示,希望中华文化出海,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云锦、喜爱中华文化,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港澳台侨大团结。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馆方在一楼陈列着现代风格的云锦屏风、金箔画、摆件和各类文创产品,将云锦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十分受大众欢迎,这无疑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团队成员了解到,南京云锦博物馆与南京中小学建立合作,并有许多留学生、海外华侨陆续加入到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团队中,展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前留影。徐州工程学院 张凝 供图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徐州工程学院“淮海拾遗,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的团队成员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了解了南京云锦的历史与文化,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有了新的想法。

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自信不断树立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仅需要全国人民广泛参与,更期待着全球华人的共同参与。

(通讯员 张凝)

相关内容

探丰县文博园,享非遗文化宴

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文化,深入了解民间非遗文化,8月26日,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淮海拾遗,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怀揣着对非遗文化传承的...

江苏学子三下乡:“淮海拾遗,薪火相传”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少年儿童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2024年7月23日,徐州工程学院“淮海拾遗,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在徐州市青少年宫开展了“一纸一世界,传承...

江苏学子三下乡:探寻云锦之美,传承非遗文化

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立足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非遗认知,2024年8月12日,徐州工程学院“淮海拾遗,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

推荐内容

精彩由“染”而生----杭坪镇中心小学第十三届传统文化夏令营

在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件件由孩子们亲手制作...

以画笔绘梦,巢湖姥山岛上的乡村振兴之旅

7月17日,来自巢湖学院的旅游管理学院赴中庙姥山岛“旅绘同行,志...

民族团结大家庭,巴盐古道焕新颜

巴盐古道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代盐运通道,起自...

“凝心聚才”调研团走进科技企业,探索科技人才集聚与企业创新发展

22024年暑期,山东大学(威海)“凝心聚才”调研团深入珠海和西安...

“凝心聚才”调研团实践回顾:多地调研聚焦科技人才与高新产业协同发展

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2024年7月...

最新发布

海报

举报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