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大工实践团赴北京寻访非遗: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远洋璀璨匠心”实践团 陈家源 阅读:1254 复制标题和网址

   北京,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在其三千多年时空的演进中,孕育了无数灿若明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认识、宣传、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7月22至25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远洋•璀璨匠心”社会实践团,以“璀璨薪火  匠心溯源”为主题在北京开展了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发掘北京各类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探索非遗与地区经济发展互融共创新格局。

 

拨雪寻春,燃灯续昼

   时间落在灯上,唐宋元明清千年历史化作灯影,透过一盏盏小巧精美的宫灯被今人窥探。跟随摇晃的光影,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北京方庄艺术中心,亲身体验宫灯“集百工事于一灯”的艺术之美。

   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北京宫灯工艺复杂,一个完备的宫灯需要一百多道工序。其结构和制作原理与中国传统木质建筑相通,采用榫卯结构来连接各部分,朴素又暗含智慧。

   为成员们讲解介绍的翟玉良是北京宫灯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专注于制作宫灯几十载,日复一日的刻画与敲打让千年华彩在今日仍旧闪耀。对宫灯进行简要介绍后,翟玉良带领实践团成员体验简易宫灯的制作。最困难的一步是框架的拼接组装,在拼接时要精准细致,达到严丝合缝,上下均匀。拼接、黏合,裱上花草纸,最后挂上流苏……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员们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宫灯。

   宫灯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可其价值的同时也带着更多保护的意义。实践团调研时了解到,从事这门技艺最年轻的师傅也已50有余。由于学习和制作的过程太苦太累,收入也很少,年轻人很难坚持,传承道路困难重重。但翟玉良并没有放弃,本该过上退休生活的他坚持将传承的责任扛在肩上。翟玉良说:“就像当年宫灯的产生和演变一样,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现在我做的也是,不管是参展还是‘从娃娃抓起’,都是为了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别让这一⻔手艺流失了。”

 

花开四时春不晚

 春日已过,芳菲尽谢,但有一种非遗或许可弥补这种遗憾。在非遗传承人徐汶静的带领下,成员们走进“花花的世界”,探寻那一朵永不凋零的北京绢花。

 绢花是以丝织品手工制成的仿真花卉,有着四时不败、美观轻盈的特点,不仅定格了花朵的盛放,也弥补了爱花者“花开花落终有时"的遗憾。早在魏晋,便已有绢花生产;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清代戴花的风俗十分普及,不论宫廷民间,各种年龄、身份的女性都喜欢簪戴绢花。

   守正创新,芳菲不谢。徐汶静认为,传统手艺要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创新,才容易被更多现代人接受。她将原有绢花工艺与现代插花艺术相结合,赋予传统绢花新的美感。徐汶静常带着作品到国外参展,将绢花艺术带到了世界各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她而言,“从师傅那学来了技艺,就是一种责任,即使不能让后代人学会,也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绢花。”

   讲解后徐老师携成员们一同体验了绢花制作和插花艺术。制作绢花时一朵花要用到好几种大小不一的花瓣,捼瓣时不同的花瓣使用的工具也各不相同,随成员们沿花朵的结构将花瓣一层层拼粘,一朵朵形态逼真的月季绢花在手中缓缓绽放。但光是“以假乱真”还不能让绢花“活”起来,现代插花艺术的融入让绢花更具观赏性。

 绢花不仅仅只是装饰品,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文化虽有差异,但人们对美的认知相似相通。典雅美丽的绢花可成为一种共通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文化之美。

 

执丝为笔绘本心

   北京是中国景泰蓝的发祥地,北京景泰蓝以典雅的造型、繁复的纹样、庄重的色彩著称,具有鲜明的⺠族⻛格,是最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制作技艺的掐丝珐琅画将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掐丝成线,以釉为彩。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巷,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藏在胡同深处的“本然造物”传习馆,体验制作精美生动的掐丝珐琅画。

   以手造物,用心传承。小店的创始人郭巍是掐丝珐琅工艺的传承人。“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罩欣赏非遗工艺品,不能完全展现它的魅力。只有让人们亲自动手,才能拉近它与百姓的距离,让人明白其中的妙处。”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复杂,为了便于大众体验,郭巍提取了制作技艺中"掐丝"与”点蓝"的精髓,创新成金丝珐琅画的形式,让人们能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非遗文化。

   体验过程中,成员们手持镊子摆弄金丝,丝丝缕缕勾勒出线条和轮廓。再将各色珐琅填充到画板上,经过调和与晕染,原本单薄苍白的画板上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从图稿的绘制到金属丝的切割定型,再到釉料的填充……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高的专注和耐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传承“遗”脉,创新发展。掐丝珐琅画既融合了传统工笔重彩的技法,也传承了制作技艺的精髓,让画面更加生动立体。曾经闪耀在宫廷的掐丝珐琅技艺又回归中轴线,走向普通民众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

 

身施彩绘送吉祥

 “有一年闹瘟疫,无药可医,嫦娥就派月宫中的玉兔下凡解救百姓……”讲台前双彦诉说着遥远的传说,将成员们的思绪带向月宫,去看看兔儿爷的“真面目”。

   兔儿爷是北京中秋时节流行的吉祥物,传说有消灾避难保平安的法力。据双彦介绍,兔儿爷的起源没有详细文字记载,但从服饰上考证,兔儿爷应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清,至今已有几百年。在过去,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请兔儿爷是北京特有的民俗传统。小小的泥塑,承载着人们美好的祝福和祈愿。

   每次讲起兔儿爷,双彦都滔滔不绝。他7岁便师从父亲双起翔学习泥彩塑,是这门手艺的第四代传人。为了向大众普及兔儿爷及其背后的民俗文化,他每年都要做几十场教学。在双彦多年的坚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喜爱兔儿爷。

   在指导成员们创作兔儿爷时,双彦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起来。“三分泥,七分彩”,彩绘是兔儿爷制作中最重要的步骤。描绘时讲究“一笔到位”,笔锋不断;颜料需由浅入深,若随意更改顺序,稍有失误就可能留下无法掩盖的瑕疵。在实践团成员们的精心绘制下,一座座兔首人身的泥塑被染上鲜明匀调的色彩。

 “金盔金甲捣药杵,山形眉三瓣嘴,身后一杆靠背旗”昔日备受尊崇的北京兔儿爷已成了稀罕物。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传承道路,留住兔儿爷那可爱的形象和美丽的传说。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初步了解了北京部分非遗技艺以及这些传统工艺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情况。同时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谈中,了解到非遗传承面临的挑战和他们做出的创新尝试,并探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互融的可行性。成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也看到了传承的不易。非遗是民族的文化瑰宝,团队将延续探寻的脚步,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相关内容

大工实践团赴北京寻访非遗: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北京,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在其三千多年时空的演进中,孕育了无数灿若明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认识、宣传、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

推荐内容

精彩由“染”而生----杭坪镇中心小学第十三届传统文化夏令营

在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件件由孩子们亲手制作...

以画笔绘梦,巢湖姥山岛上的乡村振兴之旅

7月17日,来自巢湖学院的旅游管理学院赴中庙姥山岛“旅绘同行,志...

民族团结大家庭,巴盐古道焕新颜

巴盐古道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代盐运通道,起自...

“凝心聚才”调研团走进科技企业,探索科技人才集聚与企业创新发展

22024年暑期,山东大学(威海)“凝心聚才”调研团深入珠海和西安...

“凝心聚才”调研团实践回顾:多地调研聚焦科技人才与高新产业协同发展

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2024年7月...

最新发布

海报

举报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