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景观是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智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深入挖掘和传承孔子儒家文化,探索曲阜三孔景区语言景观的独特魅力,2025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语短情长”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三孔景区,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实地调研工作。实践队员们细致地考察了景区内的各类语言景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景区的工作人员以及附近的居民交流,实践队员对三孔景区所蕴含的儒家文化及语言景观建设中的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入观察并分析了三孔景区的语言景观,并发现,从整体上看,景区的语言景观布局合理,内容丰富,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指引。然而,在一些细节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部分标语牌存在印刷模糊、年久失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阅读体验。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三孔景区在语言景观维护方面的做法,实践队员们积极与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得知,三孔景区非常重视游客的体验感受,定期会对标语牌、引导牌等语言景观进行修缮和维护,以确保其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此外,三孔景区附近的商铺也引起了实践队员们的注意。这些商铺的店名和建筑风格都融入了儒家文化的特色,为游客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实践队员们对这些商铺进行了走访,并与店主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一家石刻店的店主凭借自己在景区周边居住几十年的经验,对三孔景区的语言景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孔景区的语言景观应加强数字化转型,以更加符合大众的需求和审美。
经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对三孔景区的语言景观进行了数据收集,通过拍摄,记录下了各类语言景观的设置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分析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为进一步挖掘儒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供有力支持。
曲阜三孔景区的多元语言景观,展现了景区不仅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更为参观者提供了便捷、丰富的文化体验。通过对曲阜三孔景区的实地踏访与深入探索,实践队员们对曲阜地区深厚的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续,团队将着手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以求发掘景区语言景观的亮点,并对景区语言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拟求为改进景区语言景观的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