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心随“绿'动,步‘绿'不停”团队深入探索上海 垃圾分类新时尚·垃圾分类科普馆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张畅 林欣然 解夏天 阅读:1582 复制标题和网址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心随‘绿’动,步‘绿’不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5日深入上海嘉定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实地探访上海新时尚·垃圾分类科普馆(图1),旨在深化对垃圾分类处理工艺原理、流程及相关设备的认识,为垃圾分类的科普教育贡献力量。

 

图1 成员实地参观上海新时尚·垃圾分类科普馆

在科普馆内,团队成员首先观看了一部短片,生动展现了垃圾车的日常运输轨迹和垃圾分类处置的全过程。从可回收垃圾到有害垃圾,再到干垃圾、湿垃圾和建筑垃圾,每一类垃圾都在这里得到了安全、高效的处理与再利用。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每日约有400辆垃圾车参与运输,日处理量约为1500吨,年处理总量高达五十多万吨。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垃圾分类监管的不断加强和运输路线的持续优化。

卸料大厅(图2)是干垃圾处理的第一站,门口的喷淋系统在车辆较多时启动,使用植物除臭液有效消除异味,净化空气,体现了环保与科技的结合。垃圾池内,通过负压抽气的方式将异味抽入焚烧炉进行处理(图3)。发酵好的垃圾会被抓斗抓取,进行返料导入,促进自然发酵。实时监控视频展示了焚烧炉的三个进料口和三条焚烧线,以及一次风机如何维持垃圾池的负压并为燃烧提供空气。

 

   

图2 垃圾卸料大厅          

   图3 垃圾池

三菱马丁焚烧炉以其高效的轮排结构和独特的翻滚燃烧技术,实现了垃圾的充分燃烧,燃尽率高达80%以上。烟气处理环节中,旋转喷雾反应塔和布袋除尘器的协同作用,确保了排放的清洁度。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炉渣被回收利用,制成砖头用于铺设道路,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两台功率约为18兆瓦的汽轮机和实时数据大屏,展示了一年五十余万吨垃圾处理的显著减排效果,彰显了垃圾分类的深远意义。

“心随‘绿’动,步‘绿’不停”团队的此次实地探访,不仅增进了对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环保事业的责任感。团队期望通过实践活动,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中来,共同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举报

相关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心随“绿'动,步‘绿'不停”团队深入探索上海 垃圾分类新时尚·垃圾分类科普馆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心随‘绿’动,步‘绿’不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5日深入上海嘉定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实地探访上海新时尚·垃圾分类科普馆(图1),...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